文史|“七步成诗”引出的典故

2017-10-25 14:50 三国文史 三国

  曹植(192—232),三国时曹魏杰出诗人。字子建,谯(今安徽亳州市)人,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的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因富于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同母兄曹丕称帝后,挟嫌猜忌,对其时加迫害。曹丕曾命他于七步中作诗,如不成则行。曹植悲切应声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釡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以“煮豆燃萁”为喻,指责曹丕手足相残。曹丕死后,魏明帝(曹叡)继位。太和六年,曹植在抑郁中死去。他的诗诗善用比兴手法,多为五言,其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颇具影响。他也善于辞赋、散文,留有文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流传下来的作品诗有80多首,辞赋、散文约有40余篇,其中《白马篇》、《名都篇》及《洛神赋》等都十分了得。诗则唯“七步诗”最名。后人除以“煮豆燃萁”比喻手足相残之外,一般多以“七步成诗”来赞赏人的文思敏捷。

  其实,单纯从诗的角度,与“七步成诗”相近的历史典故尚有不少,诸如曹植那样才思敏捷的才子也不乏后继有例。

  比如“击钵催诗”的典故。南朝竟陵王萧子良(460—494),即齐武帝萧赜次子、文惠太子萧长懋同母弟,虽为皇室亲贵,却喜交天下有才儒士,其中以范云、萧琛、任昉、王融、萧衍、谢朓、沈约、陆倕等最知名,时称“八友”。他常于夜间邀集才人学士交流学问,饮酒赋诗。起初相约刻蜡烛限时成篇,规定每燃烛一寸,即要诗成四韵。当时萧文琰、丘令楷、江洪等人在座,萧文琰以为烧寸烛吟四韵并非难事,于是,便和丘、江二人改为“击钵催诗”。即铜钵声一止,诗就吟成。北宋陈师道诗句中有“登高能赋属吾侪,不用传杯击钵催”便是借用了该典故。

  此后有唐代“八叉成诗”的典故。主人公为与李商隐齐名的晚唐诗人温庭筠(812—866)。据史载,唐代科举制度十分重视诗赋律对。而温庭筠每入试作赋,只须叉手(两手相拱)沉思八次,即可吟成八韵,故而人呼“温八叉”。另据说,温庭筠应试时,从不起草,往往双手笼袖凭几,一吟即成一韵,故又称其为“温八吟”。明解缙《赠虞生》诗中的“文章倚马待,诗句八叉成”和清黄遵宪《庚午六月重到丰湖志感》诗句“湖光潋潋柳荫荫,又作题边叉手吟”,均借用了此典。

  “击钵催诗”也好,“八叉成诗”也罢,都是在比喻才思敏捷的。但九九归一,均不如“七步成诗”出现之早、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对于这一点,东晋南朝宋代间以善于刻画自然景物而著称、山水诗派的创始者谢灵运(385—433),早已下了定论:“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于是,就又引出了“才高八斗”的典故。后人在分析谢灵运对曹植诗才的高度评价时,也不得不给予默认,史有唐代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并有徐夤《献内翰杨侍郎》诗“欲言温暑三缄口,闲赋宫词八斗才”等名句为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