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红学家、文史专家冯其庸去世

2017-10-29 21:15 三国文史 三国

  2017年1月22日12时18分,著名文史专家、中国红楼梦学会顾问、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冯其庸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由于冯其庸出生于民国十二年的阴历除夕,江南一带历来算虚岁,按照冯其庸自己的算法,应为95岁)。冯其庸,名迟,字其庸,号宽堂,1924年2月3日生于江苏无锡县前洲镇,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红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等职,尤以研究《红楼梦》闻名于世。

  数十年间,冯其庸孜孜不倦地问学求艺,已有二十余种、三十余册、约450万字的专著出版。他所著的《曹雪芹家世新考》、《论庚辰本》、《梦边集》、《漱石集》、《秋风集》等专著和他主编的《红楼梦大词典》、《中华艺术百科大辞典》等在学术界颇具影响。同时他治学严谨,对中国文化史、古代文学史、戏曲史、艺术史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在书法、绘画、诗词歌赋、摄影等方面均有造诣。由他领衔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已成为权威版本,影响了几代读者。

  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副编审胡文骏介绍说,1967年12月,“”正炽,被关押在北京西郊的冯其庸趁监管稍松弛之机,悄悄开始抄写影印庚辰本《石头记》。伴随着激烈的武斗风雨,冯其庸每天深夜坚持以蝇头小楷,依照原书款式,以朱墨两色抄写这部他最珍爱也是最重要的《红楼梦》早期抄本,直到1968年6月,抄写工作方告完成。

  胡文骏指出,这项特殊时期的自发工作“透现出冯其庸在混乱凶险环境中的冷静与坚韧,也映合了冯其庸红学研究的主旨与追求。”他在时代风雨中抄写庚辰本《石头记》,是要“为曹雪芹留此一点心血”,“可以说,那时的冯其庸已经把性情乃至生命系于这部珍籍。其后的数十年,有各种《红楼梦》的重要版本经他之眼、之手、之笔呈现于世人面前,他的深情早已融入这些承载着中华文化精髓的芸帙缥缃。”

  冯其庸的红学研究从曹雪芹的家世、《红楼梦》的乾隆抄本研究入手,他认为,在红学领域,“家世研究和抄本研究是两大前提。不了解曹雪芹的家世和他自身的遭遇,就无法理解他的这部书;不研究《红楼梦》的早期抄本,不确切掌握曹雪芹的文字,就无法对曹雪芹的思想和艺术作出切实的评价。”(《石头记脂本研究》自序)从那时起,冯其庸就将一生的性情和心血与这部伟大作品维系在一起。

  冯其庸对于《红楼梦》版本,尤其是抄本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石头记脂本研究》一书中,书中不仅有对《红楼梦》复杂的版本系统缜密细致的探析,还讲述了一些珍贵版本的来龙去脉,例如己卯本散失部分的发现、列宁格勒藏本(现一般称俄罗斯圣彼得堡藏本)通过影印方式“回归”祖国的经过等等,所以阅读起来并不枯燥,反而饶有趣味。

  《红楼梦》在乾隆中叶以后,带脂砚斋评的八十回抄本逐渐增多,今传乾隆时期的《石头记》抄本,尚有十一种之多,计有:己卯本、庚辰本、甲戌本、《红楼梦稿》本、蒙古王府本、戚蓼生序本、南京图书馆藏本、梦觉主人序本、舒元炜序本、郑振铎藏本、苏联列宁格勒亚洲图书馆藏本等原苏联列宁格勒亚洲图书馆藏本(俄藏本),以往均称列藏本。加上今已遗失的南京靖应鹍藏本,以及原为抄本的程甲本的前八十回底本,可以说现知的抄本有十三种之多。红学家们早已认定,其中的己卯本、庚辰本、甲戌本等名称中的干支年代,都不能代表现有这些本子的抄定年代,而只能表明它们的底本的年代。1982年版的校注本《红楼梦》则采用了庚辰本为底本,以其他各种脂评抄本为主要参校本。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1994年修订再版的《红楼梦》校注本再版序中,冯其庸对这一版本在12年间经历的考验做了梳理,认为“所选择的底本——庚辰本,确是一个学术价值很高、接近曹雪芹原稿的珍贵本子,我们以此为底本,就使这个校本有了很好的基础”,同时“校勘工作做到了审慎和准确,不至于随意改动底本文字,从而较好地保持了原本的历史面貌”。

  在红学研究方面,冯其庸著作颇丰,而且他还曾任中国红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红楼梦大辞典》主编,并主持校注出版了今天阅读量最大的一个《红楼梦》普及本——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新校注本(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而他的研究领域并不止于红学,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艺术史、历史考古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1982年3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新一版《红楼梦》校注本问世,冯其庸、李希凡、刘梦溪、吕启祥、孙逊等二十位专家学者参加校注工作;吴世昌、吴恩裕、吴组缃、周汝昌、启功等几位老红学家担任顾问,对书中的典章制度、名物典故以及难解的语词均尽可能作出注释,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比较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经过整理的普及本。

  这个新校注本《红楼梦》(或称红研所校注《红楼梦》)于1994年和2007年进行了两次全面修订,不断吸收红学研究的新成果,2007年修订后又将作者署名由延续了数十年的“曹雪芹、高鹗著”,改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据最新统计,这部新注《红楼梦》各种版本加起来,已累计发行近500万套。仅2016年至今,该版本的《红楼梦》即销售近30万套。1987年央视版电视剧《红楼梦》和2010年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红楼梦》,都是依据这一校注本进行改编的。

  红学家、红楼梦研究会会长张庆善认为,冯其庸先生是当代红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红学研究成就最大、影响最大的红学大师之一。他不仅在曹雪芹家世、曹雪芹祖籍、红楼梦版本、红楼梦思想艺术研究方面撰写了很多著作,并主持了新时期以来一些奠基性的重大红学工程。“这样一些里程碑式的重大学术成果,对红楼梦的传播,对推动红学研究,发挥了巨大作用。”

  张庆善指出,冯其庸对当代红学研究的一大贡献还在于他对红学组织的建设、红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发挥了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1980年,冯其庸先生和一批重要的学者一起,成立了中国红楼梦学会,虽然这是个民间社会团体,但它在新时期中对组织、团结、联系全国的红楼梦爱好者,推动红楼梦的研究活动,发挥了巨大作用。冯其庸先生不仅是主要的发起者和推动者,还是首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另外,1979年,冯其庸先生海主持创办了《红楼梦学刊》并担任第一任主编,该杂志到目前为止还是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的红楼梦研究专刊,出版30多年来,发表了数千万字的文章和大量红学研究成果,培养了大批红学人才,也发了很多成果,对推动红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以后,我国举办的许多红学研讨会,冯其庸先生都是主要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同时,他对红楼梦走向世界、红学研究的国际交流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到俄罗斯考察列宁格勒藏本,到台湾去举办海峡两岸红学研讨会,到美国去参加红学学术会议,冯老都是主要参与者。

  由于冯其庸在红学上的巨大成就很大,他的其他文史成就反不被众人所知。事实上,冯其庸是一个学养非常全面且从小自学成才的人,他既是学者、红学家,也是诗人、书法家、画家,对戏曲也有精到研究。他不仅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会会长,还曾担任中国汉画学会首任会长、中国戏剧学会副会长。

  冯其庸出生在一个极为贫困的农民家庭,他曾对张庆善讲,自己小时候就选择了写字,因为“写字花钱少,在庄稼地里干完活儿后,拿着小树枝就可以临摹字了”。冯其庸为自己的书斋取名瓜饭楼,为的是不忘早年“以瓜当饭”的艰难岁月,刘海粟先生曾专门为他题写了匾额。2012年青岛出版社出版了冯其庸著作集《瓜饭楼丛稿》,共33巨册。

  从毛宗岗的评点的《三国演义》,金圣叹评点的《水浒传》和《西厢记》到《古诗源》《唐诗三百首》,再到《论语》《孟子》《史记精华录》《三藏法师传》《西青散记》、《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以及叶绍袁、叶小鸾、沈宜修等人的作品,冯其庸在小学、初中期间阅读了许多古典作品。

  由于交不起学费,冯其庸多次辍学,先是回乡务农,后来以教书为业。日本侵华期间,冯其庸的舅舅被日军杀害,他和母亲躲过一劫。但读书写作已经成为冯其庸一生的日常功课和每天的精神愉悦。他丰厚的国学素养,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饥一顿饱一顿”地持续修炼出来的。

  1946年,冯其庸考入无锡国专,受学于朱东润、冯振心等文史专家。有一次,钱穆来国专讲学,告诉学子要从大处着眼,称作“我见其大”,这让冯先生特感震撼。此后,冯其庸一生都与无锡国专的师友保持着密切的来往,如王蘧常、钱仲联、夏承焘、饶宗颐等。1954年,他被调到中国人民大学。

  张庆善认为,从田间地头的写字读书,到成为大学老师和文史专家,做出了多方面的成就,直到2005年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冯其庸先生基本上是自学成才,才华、天分加勤奋,让他成就了了不起的一生。

  冯其庸从幼年即开始临习《芥子园画谱》和各种法帖,他的书画作品有“文人书画”的美称。他的书法宗二王,严谨而潇洒豪放,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和书卷气;画宗青藤白石,尤擅画葫芦、紫藤、牡丹、葡萄等,率意而天真,放浪形骸,自成一家,为国内外所推重,被誉为真正的文人画。

  他的画远追青藤、白阳,近受齐白石、刘海粟、朱屺瞻的影响,曾与刘海粟、朱屺瞻、谢稚柳、唐云、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周怀民、许麟庐诸先生游,于书画潜心学习。但是蒙养气质不同,时代生活相殊,他的画表现出与前辈们不尽相同的艺术方式。冯其庸更重“聊写胸中逸气”,表现出与同乡倪迂之间的暗合。张庆善认为,冯其庸不仅在学术造诣上成就很高,艺术造诣也是非一般人可比,“他是当代文人书画的代表人物。”

  冯其庸还在研究中国文化史,古代文学史、戏曲史、艺术史等方面做出了成就,研究了中国大西部的历史文化艺术,著有考证丝绸之路和支架取经之路的大型摄影图册《瀚海劫尘》,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为了考察玄奘取经返回的路线,据说他去了新疆十趟,甚至去了5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考察。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到80多岁还能写文章,我觉得他这一辈子是很了不起的。 ”张庆善表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