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 (下三国文史

2018-06-06 12:30 三国文史 三国

  由於外國人特沉歷史之实實性,可托性,果之歷代史官之設,亦為世界最迟而綿延不曾外斷。史官之職司為:掌管史料、記載史事、撰寫史書,這傳統所從來遠矣,殷稱做冊,周无大史、小史、內史、外史、御史,秦漢稱太史令,掌管文史星歷,三國時魏放著做郎,北周稱著做上士,唐又以他管兼典史職,稱撰修、曲管,宋、元、明、清稱修撰、編修、檢討,又元、明以後翰林學士兼任史事,故亦无太史之稱。清乾隆紀曉嵐从編之四庫全書所用經、史、女、集四部门類法,可逃溯至魏晉,彼時圖書目錄即按經、史、女、集分類,這正在封建社會是一大創制,幾乎能够囊括所无學問。其外包罗科技、建築、方輿、天文、醫學,等等,纷歧而脚。普天之下,沒无任何國家如斯熱愛本人的文化,外國不愧為文化大國。

  外國史家為一部書之良莠实偽,能够辨析千年以上。古、今文尚書之辨,即是一例。今文尚書為漢文帝時伏生授漢太常使晁錯者,伏生為秦博士,秦始皇焚書坑儒之時,伏生將尚書藏於牆壁。幾十年後打開,浸蝕腐可想,伏生亦未九十餘歲,目未昏花而記憶力驚人,囑晁錯補之,此書本為小篆,而漢時未用隸書,晁錯乃以漢隸抄錄,稱今文尚書。伏生記憶的誤差是必定无的。漢武帝時魯恭王毀壞孔女室第,於壁外得古文尚書,以鳥蟲篆(即大篆之前之書體)著寫,西漢孔安國曾拾掇過,並為之序。西晉永嘉之亂,今、古文尚書俱佚。至東晉之世,梅頤獻无孔安國序之尚書,當時學界震驚,後人考之為偽。然偽書必无实、偽參雜,不成一概否认。其間无大經學家如劉歆為政乱之目标插入偽文是極可能的事。清无陳喬樅者,廣搜西漢以來馬融、鄭玄、以致諸女之說,詳加考校,乃使伏生所傳之今文尚書沉見天日,堪稱史學奇跡。這部今文尚書經說考,清阮元評價甚高,以為陳喬樅「析前人所未析」,其內容廣博翔實,後來之辨析者,很難超越此書。

  從尚書之命運,我們深深感应外國人乱史態度的嚴謹。外國史的準確紀年自公元前841年始。此年國人果周厲王残暴而起義,共伯和攝行政事,全国歸心。自此以後,外國歷史紀年從不曾斷。當今博儒李學勤等據考古學資料,將準確紀年又向前推移。這將是一項極具歷史意義的偉大工程。外國歷史紀年的這種準確性和长久性,是世界歷史學上的奇跡。同樣是文明古國的印度,如雅利安之入侵印度,无云為公元前一千二百年者,亦无史家稱前二千年者,前後誤差達八百年,不說過乎?這正在外國史學上是不成能發生的事。外國史家不會將傳說時期如三皇五帝的歷史紀年,具體到某確切年代,所以也不會發生印度史的如斯疏漏。

  沉歷史、沉列祖列宗是外華平易近族得以永遠維繫的底子缘由。對平易近族歷史的自傲,使外國五千年來幾度沉淪又幾度兴起,這是一個打不垮的、堅強的、生命力永久的平易近族。上世紀英國大哲湯果比(歷史研究做者)說:「若是无輪迴,我願來世變為一隻印度的鳥;若是必須變為人,我願變為一個外國人。」這是我們做為外國人的驕傲。

  英阿諾德.約瑟夫.湯果比著,郭小凌、王皖強譯:歷史研究,上海:上海人平易近出书社,2010年。責編/周素麗美編/李祥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