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逼近40度的高温,热得连呼吸都是痛,但凡在路上走一走,分分钟就成为会移动的铁板烧。相信很多人跟笔者一样,恨不得24小时蹲在空调房里。可是几百年前的夏天,没有空调,手机和wifi,甚至连电扇都没有,那些古人又是怎样度过夏天的呢?
古人的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惬意,他们在享受生活上想到的办法往往也能让现代人大跌眼镜,而且古人有一些办法,现代社会因为生活条件的变迁,反而无法使用了。下面我们就看看古人是用哪些办法消暑的。
夹层中可以放炭或者冰,既可以加热,也可以制冷。冷气不但可以传导到缶内使食物降温,还可以通过盖子上的镂空花纹将冷气释放到屋内,既是冰箱,也是空调。
这样的神器早在春秋时就已出现,不过只有上流社会才用得起罢了。那时冰的挖掘和储存都是一件费时费力费资本的活儿,因此朝廷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掌冰的职位叫凌人,还安排了下士、府、胥等90多个下属,可见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繁琐度。
当时贵族夏天用的冰,都是在十二月天气最冷的时候,并且按用量的三倍储存下来的。只有祭祀,宴请宾客或者大丧事的时候才会用到冰,可见冰是很贵重的。而储藏则更是藏在深山的背阴,极其阴寒的地方,每年春末启用之前,周王还得搞个开启仪式,用桃木弓往冰室里射一直棘做的箭,才能开始使用。
到伏天的时候,朝廷还会举行个发布会,美其名曰颁冰仪式,把冰作为珍贵的赏赐分给士大夫,冰的贵重程度绝不亚于LV的限量版包包啊。直到唐朝时,冰都贵如金子,夏天感受到的不是冰鉴中散发的丝丝冷气,那简直就是烧钱的冷意啊。
发展到宋元时,冰都还一直是朝廷储藏和掌管,只是采冰和制冰技术进一步发展后,冰量大增,冰不再只用于贵族,也会在市场中出现,容器也由散热快的冰鉴逐渐发展为木质冰桶,冰桶多为红木和梨花木,一尺多高,木料刷漆后用铜片或者铅包裹,冰块搁进去可以整日不化完。
到明清时,藏冰已不单单是官府行为,出现了更多的民间冰库,甚至普通人也可以享受到冰带来的凉意了。清代严缁生《忆京都词》中就说到,“冰窖开后,儿童舁卖(抬着卖)于市。只须数文钱,购一巨冰,置之室中,顿觉火宅生凉。余戏呼为水晶山,南中物也。”
冰不仅被用于夏日物理降温,也会用在食物中,被做成冷饮。根据《周礼》记载,其时的饮品可分为六种,“水、浆、醴、凉、医、酏”。
其中的“凉”大概就是指冰凉饮品,类似于冰粥之类冰镇过的饮品。屈原也提到过“挫糟冰饮,酌清凉兮”,那时的酒多为酒精度很低的原浆,在夏日容易变酸,因此贵族在夏日宴会饮用时,常常需要冰镇。冰镇之风到了三国时,不仅局限于饮品,甚至魏文帝吃水果时也要冰镇一下,即所谓“沉甘瓜于清泉,浮朱李于寒水”,到隋唐后,市场上不仅有冰镇饮品,更是出现了各式直接加冰的冷饮。
《酉阳杂俎》中记载了“酪饮”与“糖酪”的做法,都是加冰的饮品,还有类似于冰淇淋的“酥山”的以及用奶和果汁加冰配制成的“冰酪”。
到了宋代,汴京更是出现了“冰糖冰雪冷元子”、“雪泡梅花酒”等一系列口味的冰饮,《东京梦华录》中提到市面上当时出现一种“澄沙团子”,《梦梁录》中也提到“麝香豆沙团子”,可见,那时候除了饮品还有沙冰,食谱之丰富程度,足可以支撑起一个时下流行的夏日甜品铺。
当然冰饮在当时还是贵重而奢侈的,即使吃也并不能天天吃,然而吃货的智慧总是无限的,普通百姓想出了井水冰镇的方法,把食物用篮子装好,用绳子放下浸在井中,天然冰镇。像这种夏日冷水浸西瓜的法子,直到三十几年前冰箱不流行的时候人们都还一直用。
早些时候,既然没有那么多冰,消暑更多的还是用热饮,夏日吃一大碗热气腾腾的汤饼,大汗淋漓,从而带走身体中的热。
祛暑湿暑热的还有一系列豆汤和菌类,比如绿豆汤,竹荪汤,银耳羹等。更有甚者,还有用草药去暑的,据说葛洪曾提过,在立夏时吃一种叫做“玄冰丸”的丸药,据说就不会感觉到热了。具体原理不太清楚,应该是一些祛暑的草药合成,而《京都风俗志》中提到的更详细些:
这里提到了紫苏、藿叶以及甘草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的芳香类药剂,类似于我们现在市面上常见的藿香正气水。
古建筑中常常出现的“亭台”、“水榭”几乎都是消暑建筑,先秦时多有“窟室”,其实就是地下室,温度比地上建筑要低,汉代时宫中设立了“清凉殿”,用石床,放冰块来达到降温效果,到了唐代,宫中专门有夏天避暑的凉殿,建在水中央,四周通风且开阔,用机械将水传送到屋顶浇下形成水帘降暑。
民间虽然没有那么奢侈,比不上宫廷的规模,但也有很多凉亭建在水上,到了明清时皇家干脆直接搬到更凉快的地方建行宫,比如承德避暑山庄。普通的百姓家虽然无法夏日迁徙避暑,不过笔者发现即使炎炎夏日,进到老建筑中常常能感觉到丝丝凉意。放心,那不是历史沧桑的阴气,而是建筑本身的技艺。
古代建筑房顶多为瓦质坡面,层层铺设的瓦片会将热量大部分吸收掉,而且大部分建筑空间较高大,夏日冷空气下降,热气上升,高大的空间使得空气更容易分层,会相对凉爽。
每到夏日,有些小物也常常用作消暑,李清照曾写“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就提到了一种特殊的枕头,就是瓷枕。瓷器的冰凉触感有助于入睡。
这种枕头大约出现在隋唐之际,到了宋代开始流行,在瓷枕上涂上一层釉,并使用刻、画、印等方法加上各种图案,不但实用而且美观。不过对于枕习惯软枕头的笔者来说,看着硬邦邦的枕头总觉得脖子疼。
除了枕头,扇子也是出镜率极其高的一款夏日小物。不论是武侠片中儒侠出场时折扇哗的打开,还是历史中出名的诸葛常挥羽扇,扇子不仅是夏日扇风纳凉的用品,更是文人骚客的装逼利器。
《高逸图》中就可见阮籍面露微笑,盘膝而坐,双手执一款“塵尾”,可谓当时士大夫人手一支的流行爆款,因为扇面极大,不仅可以用来夏日扇风,更可以驱赶蚊蝇,同时还是“领袖”的象征。
衍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塵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
羽扇多用鸟毛制成,常见的有鹅毛、野鸡毛、鹤尾、雕翎、孔雀翎等。鸟羽扇在中原主流文化中并不多见,多是江东一带流行,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还特用“羽扇纶巾,樯橹间灰飞烟灭”来指代周瑜,羽扇成了一种绅士风度和英雄气概的代名词。一直到清代,羽扇都长盛不衰,成为夏日中文人最常用的扇子之一。
除此之外,折扇也是古代文人圈中流行甚广的一类扇子,南北朝时“折扇”被称为“腰扇”,因为可以折叠,佩戴在腰间,故而得名。《南齐书·刘祥传》中记载道:“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折扇不仅方便携带,而且扇面上还可以题诗作画,因而更得文人青睐,被称作是“袖中雅物”。
基本在古代画作中,上到公主千金下至小家碧玉,每个女子手中都能看到一把圆扇,一般叫做“团扇”或“纨扇”,因班婕妤《怨歌行》中提到“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因此“合欢扇”通常用丝绢绫罗制成,上面用笔墨或刺绣点缀成画,形式多种多样,有圆形、梅花、六角、椭圆、葵花等,杜牧的《秋夕》中就描写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三伏天的夏夜,女子手中执扇扑萤火虫的画面跃然纸上。
到苏轼《贺新郎》中描写“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团扇已经成为柔美女子形象的一种指代了。
一般仕女所用的多为长柄,而贵妇手中执的更为小巧的团扇多为短柄。现存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就能看到仕女手中所执的长柄团扇,而唐《仕女图》中的女子手中也多执团扇。
除了这些阳春白雪的扇子之外,民间还多用竹扇,蒲扇,篾丝扇,芭蕉扇等又大又招风的扇子,可能没有那么美观,不过风力可是大大的。
说了这么多,古人的消暑方法如此多种多样,效果比之现代也不遑多让,真的不要以为古人生活得比现在苦逼多少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无所问。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全国,...
是由玩家恶搞的一个版本,所无女武将全数去掉衣服,你懂得,曼妙的身...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女桓,豫州沛国谯...
查看完零版本:[--[三国演义老版全集][BT迅雷下载][84...
本文: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