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专家探测明孝陵地宫竟达4000多平方米

2017-11-02 15:22 三国文史 三国

  上周一,晨报A08版一篇《盱眙明祖陵文管处主任:朱元璋“密葬”于盱眙二山》的报道引起了各方的强烈反响,有的网友质疑是炒作,更多的人则是对明孝陵重新燃起了好奇之情。4月25日下午,南京晨报和中山陵园管理局特别邀请了南京知名文史专家和30位读者,一起当了回“考古专家”,“微探”明孝陵,听一听“明朝那些事儿”。

  民间传说,朱元璋生前精明死后聪明,在自己的葬事上用尽心机。明人朱国桢所著的《皇明大政记》称,朱元璋下葬那天“而发引,各门下葬”,此即南京民间至今流传的说法,朱元璋出殡那天,十三座城门同时抬出了棺材。那这个棺材到底是不是抬到明孝陵?换而言之,朱元璋是否葬在明孝陵?会不会真如盱眙明祖陵文管处主任胡仁生所说的那样:朱元璋其实是葬在了盱眙二山?

  对此说法,几位文史专家都不认同,“市井传言均不足信。明孝陵的建设在朱元璋死前已经进行了十几年,朱元璋对其极为用心,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惊人的。这一切既是为了马皇后,当然也是为了自己。他对马皇后感情至深,在她去世后再没册立皇后,朱元璋一定会与其合葬。”南京地方志收藏家邹尚说。针对另一种“在宫不在陵”的说法,已经年过八旬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季士家则认为,恪守孝道的建文帝也不可能把朱元璋埋葬别处,运往燕王朱棣的治所北京安葬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朱棣继位后还特意为父亲在明孝陵竖立‘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此后,每年年底皇帝都要到孝陵祭扫,皇族中有人犯事还被罚到孝陵守陵悔过。后来的明朝皇帝一直以南京的紫金山为明朝龙脉所在,对其甚为关注,嘉靖皇帝曾将紫金山改名为‘神烈山’,崇祯皇帝还竖立禁止在紫金山采伐、动土的‘禁约碑’。这些都表明明孝陵的确是朱元璋的陵寝所在。”

  从明朝开始,明孝陵的帝陵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你知道吗,这块“风水宝地”可是朱元璋从别人手里抢来的。“当初,朱元璋将钟山之阳留给自己,特别选中主峰下的独龙阜作为自己的陵墓所在,其实,这时的独龙阜早已是有主的山头了。”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处长闻慧斌告诉大家,最先看中独龙阜并安葬于此的其实是南朝高僧宝志。

  据了解,宝志生前与梁武帝交往甚密,梁武帝是虔诚的佛教徒,尊宝志为师。―日,武帝与宝志登钟山定林寺,宝志手指其旁的独龙阜说:“地为阴宅,则永其后。”武帝问:“谁当之?”宝志答:“先行者当之。”天监十三年(514年)十二月,宝志坐化于华林园佛堂,享年97岁。梁武帝感其言,用20万铜钱买下独龙阜安葬宝志,梁武帝的女儿永定公主也捐钱为宝志建造了一座墓塔,第二年,梁武帝又在塔前为宝志建了一座开善寺。宝公塔前的开善寺,是古代钟山70多座南朝佛寺中唯一一座留存至今的寺庙,也就是今日的灵谷寺,正是应了当年宝志说的那句“地为阴宅,则永其后”。“2002年的时候,考古专家在明孝陵陵宫东侧发现了一处建筑遗存,当时清理出数块具有六朝风格的建筑石刻构件,构件呈正立方形,长、高、宽都差不多为1米,四面还装饰着建筑浮雕图案。根据勘测,这处遗存可能就是梁武帝为宝志和尚建造的江南名刹开善寺。”

  一走进明孝陵,就有读者提出,自古以来,中国帝王陵墓的神道都采取统一的南北中轴形式,但明孝陵的神道却蜿蜒曲折,这是为什么呢?

  季士家老先生,是资深的明史专家,他用三个说法解释了这个疑问。一是“孙权看门说”。“明孝陵陵寝的正前方横亘着约50米高的梅花山,昔日叫孙陵岗,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长眠的地方。明代建孝陵时,有人提议把它铲平,好铺设―条笔直的神道。朱元璋没同意,他认为孙权是条好汉,可以留着给自己看大门。因此孙陵岗被保留下来,而神道便围绕着孙陵岗而弯曲。”第二种是“顺其自然说”,朱元璋在陵墓建筑上特别讲求人工与自然地势的相互配合,孝陵神道顺山势地形而回旋变化是“势”在必然。“第三种是‘象征手法说’,这其中包含了深刻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古人认为,极星北斗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朱元璋崇拜北斗,对身后之事追求一种‘魂归北斗’、‘天人合一’的效果。”季老解释说,明孝陵神道走向的初衷无论是人为还是自然,抑或是法地还是象天,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也都会作为明孝陵规制的创新与特点而载入史册。”

  据了解,从1997年开始,文物工作者利用精密磁测等高科技手段对明孝陵进行了长达6年的考古勘探,地宫经探测被认定位于明孝陵圆形宝顶下面,地宫建筑面积根据探测结果竟达4000多平方米,几乎是已发掘的定陵地宫面积的3倍。“它的具体形制我们还不能清楚知道,但从明孝陵现存建筑、明故宫建筑遗存上大量使用石料作为建筑基座的现象,以及已经发掘的定陵地宫全部用石材构筑的实例可以推断,孝陵地宫应该也是全部用石材构筑的大型殿宇式地下建筑。”

  文史专家大胆猜测了地宫殿堂的设计,“参照生人居住的宫殿,因此一般应有主次之分,大跨度条石起券的拱券门作为明孝陵建筑的主要特征在地宫中也许会继续使用,主大殿应布置成厅堂的样式,摆放一些祭祀用品,并设一大缸,缸内盛香油,点长明灯。后殿作为地宫的主要部分,按照惯例应是摆放皇帝、皇后棺椁及各种随葬品的地方,朱元璋与马皇后的灵柩就停放在后殿的棺床上。”季老笑言,虽然朱元璋生前提倡节俭,并曾嘱咐要薄葬,但从孝陵地表建筑的豪华不难看出这只是一种掩人耳目的官样文章。“对于一位开国皇帝而言,地宫里随葬各种金银玉器、龙袍锦缎、仪仗用具及生活冥器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当然所有的推测都只是猜想,真正的地宫谜底,只有待日后的发掘才能知晓。”

发表评论: